伊蓮佩姬的Memory實在太經典了,年老的魅力貓在月下微微昂著頭,眼中淚光閃動,唱到“i can smile at the old time,i was beautiful then”,有一種凄然的美。想到琵琶女,“夜深忽夢少年事,夢啼妝淚紅闌干”。掛在腮上已是狼藉的殘妝,我不忍卸。
凱兒CARL:106.95.76.67
配樂是影片出產80年后再撰寫的;沒有同期聲也一樣看得過癮(海報宣傳thrill&drama)。剪輯喜歡斷開一個長鏡頭串一個另外角度+雙線敘事(大人小孩)。字卡1導演導言2科教3介紹/對應人物4引出事件5行為注解6對話感7時間8渲染情緒。敘事簡潔有力,提煉Nanook一家的生活,介紹完生活習性如交易、打獵、蓋房子后(play那幕結束)開始“一天生活”。非常喜歡“pang of hunger”blubber類比butter這樣的文法細節(jié)。挺喜歡默片預示的字卡,文學性強,緩緩展開的過程還是有一絲懸疑感吊著,本片中還補充了自然人文知識。沒有太多抒情,主要集中在描述嚴寒,表現(xiàn)嚴寒的視覺除了最后雪拂過其他印象不深,所以文字加強很有必要;但文字裹挾主觀。假?在極地執(zhí)導Eskimo就是藝術,攝影賞心悅目流暢